【張瑞敏】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張瑞敏 - 人物簡介
1949年 出生於山東萊州; 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現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現任 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為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張瑞敏 - 家庭經曆
張瑞敏是獨生子,父親是裁縫,母親是工人。至今仍和父母住在一起。
他是個很有危機感的人,這一點從他年輕時就看得出來。高中畢業那年,因為沒有舉行高考,他進入了青島一家擁有500人的五金廠當工人。在工廠裏沒有什麽工作,為了掌握一技之長,他白天上班,每天晚上下班後騎自行車走很長一段路去夜大學習機械製造相關的專門技術。這種生活持續了四年。
從那時起,張瑞敏就經常用在夜校裏學到的知識在工廠車間進行革新試驗,逐步擔任了班組長、車間主任、副廠長。他回憶說:“當工人的那些年,我當時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兩個字:公平。做了管理者之後,我極力打造公平的激勵機製,推進公平的企業文化。”
1984年,35歲的張瑞敏來到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擔任廠長。
張瑞敏 - 職業生涯
2001年,張瑞敏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84年12月 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1995年 獲“中國經營大師”稱號;
1997年 獲《亞洲周刊》頒發的“1997年度企業家成就獎”,是中國大陸唯一得主;
1998年 成為登上哈佛課堂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1999年 出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2000年6月 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第一位CEO,就任至今。
2002年11月,在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張瑞敏光榮地當選為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84年,張瑞敏由青島市原家電公司副經理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他確立了“名牌戰略”思想,帶領員工抓
住機遇,加快發展,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奇跡。21年來,海爾集團已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2005年全球營業額1039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並在全世界獲得越來越高的美譽度。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獨家編製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於4月18日揭曉,海爾再次入圍世界品牌百強,榮居第89位。2005年8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結果,海爾榮居榜首。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並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麵向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張瑞敏在企業管理上的不斷創新贏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評價。到目前為止先後有美國的哈佛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七所商學院共做了十六個案例,涉及企業兼並、財務管理、企業文化方方麵麵,特別是頗具權威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為海爾做的市場鏈案例已被納入歐盟案例。
張瑞敏 - 管理模式
他總是自我否定,不斷地戰勝自己。他不要自以為是,要永遠自以為非。沒有人知道他的憂患有多沉重。
很多人都說,越來越看不懂海爾了。
的確,張瑞敏是個“擅變”的人。這些年,我們不斷地看到關於海爾改革的消息,從“1000天流程再造”到“1+1+N模式”,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到“每個人都麵向市場”的管理模式,從“人單合一、卓越運營”到“製造型企業向服務營銷型企業轉型”的商業模式,海爾的生命曆程中幾乎和改革形影不離。改革,幾乎成了海爾的一大特色。
“變革早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和自覺。”跟隨了張瑞敏幾十年的老部下們,倒是司空見慣。“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說白了就一句話,一切向市場需求看齊。”
他很會抽象思考,能把複雜的理念簡化成三言兩語,傳播觀念和心得;他推崇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時常強調佛教禪宗的“凡牆都是門”;他愛讀書,對全球政治和經濟趨勢高度警覺,卻不隨波逐流;他總鼓勵年輕人“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在1985年最著名的砸毀76台質量不合格冰箱的“砸冰箱”事件,當時甚至被市領導批評為“敗家子”。更不用提後來關於海爾的多元化、國際化、流程再造等幾個關鍵的轉折點,無一不是背負著“不成功則成仁”的壓力。
直到後來1991年,海爾集團成立,開始了多元化發展。張瑞敏在隨後幾年內迅速擴張,先後兼並了18家虧損企業。1998年,海爾進入國際化戰略階段。時至今日海爾也隻是走了一步半,“產品已經進入到國外的主流渠道,可是銷售的還不是主流產品。”但至少,海爾仍是國內企業中國際化做得最堅決和紮實的一個。
這些對張瑞敏來說,都算不上最大的挑戰。“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中國式’的管理模式。”2005年他著文感慨稱,“我感覺越來越不會做企業了……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方法,今天來看,都必須拋棄了,要采取新的策略……”
他曾感歎,像禪宗所說:30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後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30年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必須悟到這個程度,才能把問題看透徹。”而他的一生,幾乎是伴隨著“否定”和“變革”的關鍵詞,沒有人知道他的憂患有多沉重。
張瑞敏 - 管理箴言100句
1、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2、管理就是行動。
3、管理就是樹立榜樣。
4、高層管理不等於高高在上。
5、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而不是危機管理。
6、幹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麽。
7、沒思路的領導不想互動,沒控製力的領導不敢互動。
8、幹部怎樣對待問題?要100%地落實責任,即“見數也見人”的原則。每個1%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100%的責 任,100%的責任人。
9、幹部怎樣對員工?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
10、幹部怎樣對市場?創與闖。既要創新、創造;又要有闖勁、衝勁。
11、幹部怎樣對待管理?悟性和韌性。
12、幹部的目標:做超級領導,即你的領導水平達到了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能夠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員工,有合力的組織。
13、幹部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14、如果你或你的部門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也將失去生存空間。
15、終端的問題就是領導的問題。
16、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17、重複出現的問題是作風上的問題。
18、部下素質低不是你的責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質是你的責任。
19、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
20、管事先管人,管人帶作風。
21、漸進就是守舊。所以經營理念創新,就要反漸進,必須一步到位。
22、不隻做一顆螺絲釘,要經營一部機器。
23、先畫靶子再打槍。
24、特殊論就是給問題放行。
25、“立刻辦”是奔著有預算的目標立刻辦;“想想看”是沒有預算的閉門造車。
26、開發的是市場而不是產品。
27、市場目標的確定不是以個人能力為限,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為準。
28、對市場目標的確定就是以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增值為標準。
29、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減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車廂都減速。
30、零增長不等於零需求。
31、有效供給才能創造出市場。
32、海爾人隻有創業沒有守業。
33、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主要是靠每一個海爾人的國際化,有了每一個人的國際化才能保證海爾集團的國際化。
34、企業競爭力的實現取決於創新的細胞――SBU。
35、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用戶資源的能力。
36、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是看一個企業的員工是增值的資產還是負債。
37、要以秒為計算單位。
38、客戶的要求不等於客戶的需求。
39、造勢產品輸入的是用戶的需求,輸出的是用戶的滿意。
40、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隻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
41、要持續造勢,就要把企業做成一條流動的河。源頭是創新的SBU,河的終點是用戶的滿意度,即對企業忠誠 的用戶。
42、把每位員工經營成創新的SBU並不斷經營出高素質的人才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經營自我。
43、成為SBU的四個要素是:市場目標、市場定單、市場效果、市場報酬。
44、SBU具體的體現就是速度和創新。
45、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
46、止謗莫如自修。戰勝非議的唯一途徑就是戰勝自我。
47、挑戰目標首先要挑戰自我。
48、工作要簡化,不要簡單化。
49、求人不如求己。
50、“想幹與不想幹”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的問題;“會幹與不會幹”是“才”的問題,但是不會幹 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幹;“能幹與不能幹”是創新的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51、沒有市場定單的管理者就是不要管理的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員工就是不幹工作的員工,責任不在員工身上,而在於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工作就是無效工作。
52、決勝在終端。
53、流程再造就是先要再造人。
54、企業內部管理革命是為了創造企業外部的市場。
55、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了鬥誌,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鬥誌,那些事情才難以做到。
56、我們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設備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我們所有發展不起來 的問題都是思路問題,不是缺人是缺思路;不是缺件是缺思路。
57、企業發展的空間無限大,企業與用戶的距離無限小。
58、有價值的定單是企業發展的永恒的主題,企業要發展必須有定單而且是有價值的定單。
59、質量無止境,企業無邊界,名牌無國界。
60、“一站到位”的服務,“一票到底”的流程。
61、員工齊心,管理用心,對用戶真心。
62、企業生命之樹的土壤是用戶。
63、企業做到極致,滿足用戶需求,無有他奇,隻是本然。
64、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勝,第一是質量,第二是質量,第三還是質量。
65、質量不打折、服務不打折、信譽不打折。
66、質量一次就做對。
67、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68、在一個管理好的企業內部沒有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69、管理的關鍵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70、沒有定單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工資。
71、盤活資產首先要盤活人。
72、在別人否定自己之前先自我否定。
73、隻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
74、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勢,突破昨天。
75、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素質更重要。
76、創新的目標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的破壞,破壞所有阻礙創造有價值定單的枷鎖;創新的途徑是創造性的模仿和借鑒,即借力。
77、監控就是愛護,委任就是信任。
78、觀念創新就是目標創新,目標創新就是提出別人認為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並用創新的辦法實現它。
79、每個中高級管理人員隻有自己先找到市場才能找到市場中競爭的方向。
80、不能用職能管理的手推職能管理的山。
81、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82、職能簽字是事先沒有市場目標的簽字,事先無人負責的簽字。用戶的簽字才是有效的簽字。
83、用戶的鈔票才是企業的選票,用戶的口碑才是企業的金杯。
84、隻有真正實現了問題清零和買斷損失,才能賣出有價值的定單。
85、要效果,不要借口。
86、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
87、舉一綱而萬目張,失一機而萬事毀。
88、管理無小事。
89、物流以時間消滅空間,商流以空間消滅時間。
90、什麽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百遍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麽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91、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92、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93、昨天的成功經驗與輝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礙。
94、要做到實事求是,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能不能實事求是,即思維方式的改變問題;其二是敢不敢實事求是,即思想境界的提高問題。
95、解決無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樹立以幾何級數去提高工作效果的信心;其次,要有創新是無止境的觀 念,創新的空間存在於每個地方、每個人、每件事上。
96、一切結論產生在調查研究之後;在調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就不能放過。
97、抓管理肯定要數,但如果就數抓數,最後連數也得不到,或者隻抓到一個假數。抓好提高人的素質工作,數自然會產生;不抓人的工作,數就會越來越差,不能見數不見人。
98、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員的創新精神。
99、真正的人才是在尋找實現自我的機遇。
100、市場是每個人的上級
張瑞敏 - 2002年“感動中國”人物
張瑞敏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主要事跡】
2002年在全國公映的電影《首席執行官》有一個片段,一堆冰箱被砸爛了。這個片段真實的記錄了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至今許多海爾人都認為這是海爾創業十八年來做的最偉大的事情,因為它“砸”出了海爾的質量、速度、創新;砸出了國際化的海爾集團;“砸”出了海爾冰箱品牌全球第一的榮譽。“要與狼共舞,首先自己要變成一隻強悍的狼”,這是張瑞敏麵對跨國公司競爭發出的戰鬥號角。要成為國際化的企業,或者已經成為國際化的企業就等於上了高速公路了,你就拚命的往前跑。未來海爾將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繼續衝刺。
【頒獎詞】
無論在種種讚譽和表彰中,或是在種種質疑和非議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創新與開拓樹立了來自東方的產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締造著融入世界的品牌傳奇。
張瑞敏 - 個人榮譽
1997年張瑞敏榮獲《亞洲周刊》頒發的“1997年度企業家成就獎”; 1999年,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30位最具聲望的企業家"第26名;2002年9月6日,張瑞敏首席執行官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2004年8月美國《財富》雜誌選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張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選的中國大陸企業家中排名最靠前的。2005年11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評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業領袖”,張瑞敏榮居第26位,是惟一一位上榜的中國企業家。⠲009年12月23日,與馬化騰、柳傳誌等十人同時當選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
2010年9月16日,獲得首屆華德獎最受尊敬企業家稱號。
2011年3月31日,《財富》中文版周四公布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名單,張瑞敏排名第三。
張瑞敏 - 個人影響
1998年以來,先後應邀登上哈佛大學、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的講壇。1997年榮獲《亞洲周刊》頒發的“1997年度企業家成就獎”1999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30位最具聲望的企業家”第26名;2002年9月6日,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 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2003年2月14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感動中國2002年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成為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張瑞敏 - 人物評價
張瑞敏才思敏捷,博學多才,人稱“儒商”。他對待成就的哲學是:“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他創建的海爾文化使三萬海爾人迸發了極大的活力。⠀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